• 邮箱登陆
  • 旧版网站
  •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

    王铁汉:切实做好新征程上的食品安全工作

    发布时间:2023-02-21 发稿部门:学习时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存在差距。新征程上,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要部署,理清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定位、工作理念,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深刻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属性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制度框架和实践方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属性。

    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并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这些重要论述,从关乎人心向背的政治高度突出强调了保障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我们要始终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政治警醒,切实把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担在肩上、系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让人民吃得放心、安心,才能真正守住人民的心。

    民生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这一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质朴的为民情怀,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始终从增进民生福祉、解决群众关切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心担心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同时,食品产业带动上下游巨大数量的就业,承载了千万家庭的基本生计,这个产业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对于吸纳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安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重点部署。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了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版块中进行专门部署。我们要始终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涉及面广,即使是个别的、具体的问题,也有可能迅速发酵蔓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要保持对食品安全问题和舆情信息的高度敏感,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把握好工作时度效。

    市场经济属性。食品作为特殊商品,既具有公共安全属性,又要遵循一般市场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障食品安全,指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我们要始终从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生产经营者保障食品安全的内生动力,构建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尚德守法的行业风尚,促进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面对食品安全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科学果断决策,持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问题多发高发态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全面加强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强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党政同责”的重大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运用好这一优势,在深化“党政同责”上持续发力。中办、国办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提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通知,在全国部署实施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责任包保工作机制,由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直接包保食品企业,直接对食品安全状况负责。这是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党的领导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直接体现,是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的总抓手。我们要在制度执行上狠下功夫,确保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真正落地见效。

    聚焦“产”“管”“治”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在“产”的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坚持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最有效率的方式。一是价格激励。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食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激励的市场作用带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二是品牌带动。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知名品牌往往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和高附加值,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实施食品领域品牌提升行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标准引领。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进而决定有什么样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础上,探索建立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食品品质、加工工艺、营养成分等制定质量指标,以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引领企业做优做精,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在“管”的方面,完善高水平监管体系。一是保持法律稳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突出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秉持“严字当头”的理念,从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长远目标考虑,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并严格执行。二是严格公正执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基准,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促进全民守法。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尚德守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广大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治”的方面,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注重以食品安全文化凝聚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涵养诚实守信文化。食品行业是典型的良心行业。“食”字下面是一个“良”,人无良心不为食,食品安全是个良心活。要加快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信用承诺、守信核查、失信惩戒、信用修复闭环,大力宣传诚信理念,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诚信氛围。二是坚持科学理性思维。食品安全具有鲜明的公共安全属性,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稳定大局,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理性去认识和看待。对食品安全要进行客观准确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对于散播不实信息、故意造谣传谣的,要坚决依法惩处。三是培育人人参与意识。食品安全事关人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注重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作者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mtjj/202302/t20230220_353349.html

  • 上一篇:减环节 减材料 减时限 减费用“两品一械”证照电子化惠企利民
  • 邮箱登陆
  • 旧版网站
  •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

    王铁汉:切实做好新征程上的食品安全工作

    发稿部门:学习时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存在差距。新征程上,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要部署,理清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定位、工作理念,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深刻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属性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制度框架和实践方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属性。

    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并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这些重要论述,从关乎人心向背的政治高度突出强调了保障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我们要始终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政治警醒,切实把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担在肩上、系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让人民吃得放心、安心,才能真正守住人民的心。

    民生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这一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质朴的为民情怀,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始终从增进民生福祉、解决群众关切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心担心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同时,食品产业带动上下游巨大数量的就业,承载了千万家庭的基本生计,这个产业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对于吸纳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安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重点部署。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了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版块中进行专门部署。我们要始终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涉及面广,即使是个别的、具体的问题,也有可能迅速发酵蔓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要保持对食品安全问题和舆情信息的高度敏感,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把握好工作时度效。

    市场经济属性。食品作为特殊商品,既具有公共安全属性,又要遵循一般市场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障食品安全,指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我们要始终从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生产经营者保障食品安全的内生动力,构建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尚德守法的行业风尚,促进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面对食品安全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科学果断决策,持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问题多发高发态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全面加强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强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党政同责”的重大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运用好这一优势,在深化“党政同责”上持续发力。中办、国办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提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通知,在全国部署实施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责任包保工作机制,由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直接包保食品企业,直接对食品安全状况负责。这是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党的领导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直接体现,是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的总抓手。我们要在制度执行上狠下功夫,确保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真正落地见效。

    聚焦“产”“管”“治”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在“产”的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坚持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最有效率的方式。一是价格激励。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食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激励的市场作用带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二是品牌带动。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知名品牌往往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和高附加值,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实施食品领域品牌提升行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标准引领。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进而决定有什么样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础上,探索建立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食品品质、加工工艺、营养成分等制定质量指标,以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引领企业做优做精,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在“管”的方面,完善高水平监管体系。一是保持法律稳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突出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秉持“严字当头”的理念,从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长远目标考虑,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并严格执行。二是严格公正执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基准,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促进全民守法。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尚德守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广大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治”的方面,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注重以食品安全文化凝聚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涵养诚实守信文化。食品行业是典型的良心行业。“食”字下面是一个“良”,人无良心不为食,食品安全是个良心活。要加快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信用承诺、守信核查、失信惩戒、信用修复闭环,大力宣传诚信理念,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诚信氛围。二是坚持科学理性思维。食品安全具有鲜明的公共安全属性,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稳定大局,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理性去认识和看待。对食品安全要进行客观准确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对于散播不实信息、故意造谣传谣的,要坚决依法惩处。三是培育人人参与意识。食品安全事关人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注重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作者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mtjj/202302/t20230220_353349.html

  • 上一篇:减环节 减材料 减时限 减费用“两品一械”证照电子化惠企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