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登陆
  •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

    福建漳州推行食品安全“1350”工作机制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5-10-29 发稿部门:中国质量报

    近日从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10月8日,漳州市今年共开展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722批次。每批次抽检完成后,不合格食品如何处置?

    为进一步提升核查处置效率与质量,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建立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1350”工作机制,通过“首发即查、事不过三、五必‘带电’、销号清零”四大核心环节,明确了抽检不合格食品从接件到销号的全流程操作规范,构建起一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1350”工作机制中的“1”代表“首发即查”。监管部门收到不合格报告后,1个工作日内下达核查任务,即时建立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台账,启动容缺受理,避免风险扩散。

    在近日查处龙文区某食品生产企业蛋糕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案件中,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责令企业停产,全面排查问题原因,3天内召回全部不合格产品,有效控制风险扩散。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350”机制建立后,大幅压缩了应急处置时间,实现“发现即管控、违规即处置”,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风险扩散。

    “1350”机制通过“事不过三”和“五必‘带电’”两大核心措施,构建起对违法行为的刚性规则。“事不过三”意味着同一企业同一品类一年内累计3次不合格,监管部门将责令其停业整顿,同时派出专业指导组,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帮企业排查问题,确保整改“对症下药”,整改不到位不得恢复生产。

    “五必‘带电’”则更显监管的硬核态度:一年内生产经营同一类食品累计出现5次及以上监督抽检不合格时,启动“双向调查”。一方面严查企业是否存在以次充好、使用违禁原料等故意违法行为,如有则依法吊销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另一方面核查监管人员在处置中是否存在失职渎职、监管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1350”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销号清零”,确保问题彻底解决,所有核查处置工作需在45日内完成。为此,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专业指导小组,对完成处置的企业进行现场“复诊”,重点帮助企业查清不合格原因并指导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确认风险全部消除后才能在台账中销号。

    漳州市某食品有限公司两批次牛肉干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后,执法人员立即与企业一同排查,发现是原材料五香粉菌落总数超标以及内包车间从业人员手部消毒不彻底所致。执法人员随即指导企业有效整改。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1350”机制的精髓——处罚是手段,帮扶是目的。通过“靶向式”帮扶,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控能力,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漳州市市场监管局“1350”机制让食品企业“保安全”与“促发展”双轮共驱,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监管经验。

    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350”机制是践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你点我检”倾听群众需求,以“企业整改﹢监管帮促﹢群众满意”构建共治格局,合力为漳州市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5/art_adc2f4e6bf29452481ba27b4e29335d7.html

  • 上一篇:湖南爱心驿站撑起外卖快递小哥“暖心伞”
  • 邮箱登陆
  • 旧版网站
  •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

    福建漳州推行食品安全“1350”工作机制见成效

    发稿部门:中国质量报

    近日从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10月8日,漳州市今年共开展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722批次。每批次抽检完成后,不合格食品如何处置?

    为进一步提升核查处置效率与质量,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建立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1350”工作机制,通过“首发即查、事不过三、五必‘带电’、销号清零”四大核心环节,明确了抽检不合格食品从接件到销号的全流程操作规范,构建起一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1350”工作机制中的“1”代表“首发即查”。监管部门收到不合格报告后,1个工作日内下达核查任务,即时建立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台账,启动容缺受理,避免风险扩散。

    在近日查处龙文区某食品生产企业蛋糕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案件中,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责令企业停产,全面排查问题原因,3天内召回全部不合格产品,有效控制风险扩散。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350”机制建立后,大幅压缩了应急处置时间,实现“发现即管控、违规即处置”,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风险扩散。

    “1350”机制通过“事不过三”和“五必‘带电’”两大核心措施,构建起对违法行为的刚性规则。“事不过三”意味着同一企业同一品类一年内累计3次不合格,监管部门将责令其停业整顿,同时派出专业指导组,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帮企业排查问题,确保整改“对症下药”,整改不到位不得恢复生产。

    “五必‘带电’”则更显监管的硬核态度:一年内生产经营同一类食品累计出现5次及以上监督抽检不合格时,启动“双向调查”。一方面严查企业是否存在以次充好、使用违禁原料等故意违法行为,如有则依法吊销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另一方面核查监管人员在处置中是否存在失职渎职、监管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1350”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销号清零”,确保问题彻底解决,所有核查处置工作需在45日内完成。为此,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专业指导小组,对完成处置的企业进行现场“复诊”,重点帮助企业查清不合格原因并指导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确认风险全部消除后才能在台账中销号。

    漳州市某食品有限公司两批次牛肉干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后,执法人员立即与企业一同排查,发现是原材料五香粉菌落总数超标以及内包车间从业人员手部消毒不彻底所致。执法人员随即指导企业有效整改。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1350”机制的精髓——处罚是手段,帮扶是目的。通过“靶向式”帮扶,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控能力,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漳州市市场监管局“1350”机制让食品企业“保安全”与“促发展”双轮共驱,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监管经验。

    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350”机制是践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你点我检”倾听群众需求,以“企业整改﹢监管帮促﹢群众满意”构建共治格局,合力为漳州市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5/art_adc2f4e6bf29452481ba27b4e29335d7.html

  • 上一篇:湖南爱心驿站撑起外卖快递小哥“暖心伞”